2010年7月16日星期五

瓦瑪哈塔 史記









首先介紹洛 坤府“納空洗譚瑪叻府(Narkhon sri thamarat)”。納空洗譚瑪叻府為一古老大城市,是泰國的第三大城。於一千三百年前,此城名為“丹蓬玲城”。曾被南印度王室管轄,並統領十二個小城 市,以十二生肖為標誌,那就是“曾他拉巴奴”時代

接著轉為“洗威猜”時代,先後經過至泰可泰王朝,亞育他雅王朝,至現在的拉他那柯信王朝時,泰國第六世王殿下曾到來 朝拜著名的“無影塔”,并封賜此府為“納空洗譚瑪叻府”。至今,此處的人民均習慣稱之為“洛坤洗”,而洛坤洗自古以來就是佛教中心。

該府面積越九千九百四十二方里,距離首都曼谷越八百公里,該府西部為高原地帶,多山脈及森林,中部沿海為平原及城 市,城內擁有多座名勝古跡。沿海一帶山明水秀,當地盛產錫礦,魚業發達,橡膠產量豐富,寶石業也非常蓬勃。洛坤洗行政區共分為十八個縣議會,人口約百多 萬。

無影塔是現今全泰國最興旺的舍利塔,佛舍利塔建在"瓦帕瑪哈塔哇拉瑪哈威韓",此名號是第六世王殿下所御賜的。

此佛舍利塔位於直轄縣,為府內唯一的仿錫蘭式的大金塔,人民習稱此塔為“無影塔”或“洛坤金塔”。為何稱之為無影塔 呢?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建築智慧,真可謂鬼斧神工。

此佛舍利塔高76米,地面面積占地四萬平方米,四面都有圍牆圍住,高於平地越40米。塔尖高聳入云,且是用純金片貼 籌,高約76米,此純金片合共重960公斤。

金片旁也掛了很多名貴的寶石戒指,耳環,金手鐲,金項鏈及金佛像等,都是信徒自己身上脫下來交由理事會處理,把這些 信物掛在塔尖。信徒希望掛上了自己所穿戴過的飾物,就可提高福運。

每當太陽照射佛塔時,金片塔尖就會顯現金光璀璨的景象;可奇怪的是,每當太陽光照射下來時,佛舍利塔下面的158座 小舍利塔都有影子,不論如何搜索,卻總看不到大舍利塔的影子。

原來古人是覺得佛舍利塔供奉的乃佛陀舍利子,是至高無上的圣品;既然如此,聖塔的影子又怎麼能任人踐踏呢?

其實聰明的古代建築師,耗盡了心思利用舍利塔的造型配合太陽光照射的角度。設計了沒有影子的舍利塔。由於沒有影子。 因此後來就被世人稱之為“無影塔”。

塔的大殿旁有階梯,是上舍利塔的通道。每當大節日時,善信們會聯合捐獻數百米長的黃布。信徒們排隊舉起雙手,捧著布 慢慢的沿級而上,上到舍利塔底端,圍繞佛舍利塔走三圈,再把黃布綁在舍利塔上,就功德圓滿了。

無影塔的內殿為神馬殿,殿里梯級最上端的兩旁,有兩尊形象半蹲的神像,而這兩尊神像正就是令當今信眾們瘋狂崇拜的天 神了。梯級的左邊就是“澤度康”,而右邊的那位就是“拉瑪帖”。





這兩位王子仁慈,寬宏大量,愛戴人民。人民爲了紀念他 們,便在此籌建這兩座肖像,半蹲地守護著佛舍利。由梯口望向頂端可見一扇木門,木門的左邊雕刻有帕蓬(四面神),而右邊則是帕那萊。樓梯口處,還可見到許 多吉祥獸如飛鷹,七龍蛇,熊,獅及老虎等等肖像。


內殿左面牆壁有一副飛馬圖,乃講述當年釋迦摩尼騎馬出家時的圖像,神馬殿也因此而得名。殿旁是博物館,裏面收藏了許 多古代佛像,陶盤,碗,銅器及各種珍貴文物。其中最令人驚歎的是,有幾枚比人還高的“金銀樹”貢品。金銀樹都是用真的金銀打造而成,且還詳細注明了製造的 年份。

除此之外還有兩尊珍貴的“金飾真身”;一尊高約2米,全身鑲滿了寶石;另一尊則高1米,全身包以純金。每年洛坤舉行 遊神法會時,皆會奉請此兩尊金身參加遊行供信眾膜拜,祈福納祥。

於佛曆2515年,泰國五世王曾到來此佛寺膜拜,並將大雄寶殿重建。因迎接五世王的到來,寺廟舉辦了十日的廟會,至 今不曾間斷。在連線十天的盛會中,不分日夜,香火極為盛旺。

幾年前辦法會辦得最密的佛廟,當數瓦帕瑪哈塔。辦法會密集的程度達到每天廟裡最少舉行一場法會,更曾發生5場法會同 時舉行,佛音佈滿了每個角落。

據說澤度康佛牌,一定要在兩個地方做法會及加持才有其靈驗力,第一處就是瓦帕瑪哈塔,第二處就是城柱廟(拉猛) (lak meng)


.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